八月二日週一晚上,我撥了通電話給爸爸關心一下,沒想到又在醫院掛急診,因為媽媽發燒了,之前出院時護士有交代,一但發燒得立即回院。稍晚,接到媽媽自己打給我的電話,說是感染肺炎,也聽到她一直咳嗽。因為不太放心,隔天趁午休跟老公到急診室探望,媽媽剛輸完一袋血,因為血壓太低,戴著氧氣罩,她邊喘邊跟我說,得要進加護病房住幾天。過去對加護病房的印象,就是個不太樂觀的名詞,當時一陣衝擊,只覺得怎麼會突然這麼嚴重。剛好接到姊姊從日本的來電,原來是我的facebook露了餡,她看到媽媽又入院了。她之前知道了媽媽的病情,工作也告了一段落,訂了八月五日的飛機回來,我掙扎於要不要當時告知加護病房這件事,但我終究沒說。我們陪同媽媽進入了加護病房,那裡跟我想像的不一樣,以為會是灰暗的小房間,裡面只有一張病床,四周都是儀器,病床還被透明塑膠布罩著避免感染。但這急診加護病房有十張病床,分靠在整個大空間的四週,護理站在中央,方便照顧各床的病人,沒有窗戶但燈光非常明亮。而媽媽是第七床,位在門口的正對面,每次加護病房的電動門一打開,一探頭就可以看到她躺在那,她只要上半身稍微坐起,也就可以看到大門開開關關,我並不喜歡這個位置,感覺很沒有隱私,雖然每一床都有布簾,有必要時護士也都會把它拉上,但我就是不喜歡門一打開就看得到我的腳底板。當然,這種時候已經沒有太多選擇,也不管你喜不喜歡,就像護士告知得插管幫助呼吸,過程會有點不舒服,病人跟家屬也都會點頭說好。接著我們被請到小辦公室,護士詢問了一些跟媽媽有關的問題,也告知我們加護病房的探視規定等等。我十分感激那裡的護士與醫生,除了每次探視時間都會詳細跟我們說明病情外,不管在照顧媽媽或回答我們的問題,都很有耐心跟同理心,這點是超出我的想像,一直以為大醫院會有些傲慢,或是看著病人來來去去的醫護人員,尤其在加護病房,也許對生命已經不以為意,但並沒有,我還記得有次探視時間結束,當時媽媽情況不樂觀,兩位護士在我要離開時很誠懇地跟我說,我們會盡力的,那次是我印象中唯一一次我忍不住哭了。

darjen0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了媽媽以後,我常談論的都是自己的孩子,但去年經歷了一些事後,我才開始學著怎麼當女兒。

darjen0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立天小寶貝:

你去托兒所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看來一切已經漸漸習慣步上軌道,還記得上學之初,你每次的掙扎哭鬧,都讓媽咪跟把拔內心十分煎熬,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做錯了決定?是不是你真的還太小,不應該讓你經歷這樣的不安與焦慮?但也思索著或許是我們過度保護,本該讓你去體會這些挫折或壓力。直到我看到洪蘭教授寫的一篇文章,我才稍稍的釋懷。她是我十分推崇的一位,以神經科學為基礎,以人格教育為中心,情理並重的學者,她舉了個實驗的例子,大意上是說,有兩隻小猴子,一隻在媽媽每天餵完奶後就會被隔離,當然小猴子會出現焦躁不安的情況,但固定一段時間後,就會讓她們母子相聚,隔天再出現同樣的模式,不斷重複。而另一隻小猴子則是整天與媽媽相處,並未被隔離。而當兩隻小猴子同時被放到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時,前一隻小猴子會主動到處走走看看,探索這未知的地方,而後一隻小猴子則躲在原地不願意有所行動。因為經歷與媽媽分離的小猴子,雖然在過程中有些負面情緒或壓力,但媽媽終究會出現,讓他對這世界(或自己)有信心,也有向外探險的勇氣。我想這就是我們想給你的能力之一,「獨立」。

darjen0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剛看完汪培珽的「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其實以前就因緣際會知道這位作者,但是一直到懷了老二,才想是時候來看看這本書了。沒想到,前兩個章節分別在談,為什麼要生小孩,以及為什麼要生兩個小孩,在頻頻點頭認同作者觀點之餘,也開始懷疑,原來這本書不是寫給本來就要生兩個小孩的人看。但第三章談到,是否要辭職回家帶小孩,剛好正是最近心中在思索的問題。

darjen0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現在,把你的夢想跟對方描述一遍。」探索課程的嘉賓講座中,總有這個練習,而我聽到多數的人都跟我說,「我沒有去想過耶」,或是,「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夢想,可能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至於是什麼事,也說不上來。其實多年前,當我第一次參與嘉賓講座時也不例外,想半天想不出所以然。然後,我報名了課程,其中一個希望就是,要知道我為什麼而活。而在五年多後的最近,我才發現,原來我也是有夢想的。

darjen0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