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會吧,這種嚴肅的議題,應該是個研討會的題目吧!不,這是個生活化的問題,而且廣告與行銷,絕對與當地文化息息相關,所以囉,來聊聊吧。

話說菜鳥的我,參與了一場統一麥香的會議,會中對該品牌近二十年來的走向及廣告策略作了說明,而我竟對此莫名感動,尤其是奶茶系列對各景點的挖掘探訪。陪伴我成長的飲料,竟對台灣如此深耕,肩負這樣的社會意義,默默地為這片土地付出!蔡康永曾在演講中提到,「電視節目的存在,只是為了填補廣告之外的時間」,乍聽之下似乎無法理解,但事實是如此,電視台的收入來自廣告,努力製作高收視的節目,為的是吸引更多廣告上門,所以廣告才是電視的主角,言至此,各位廣告人不就應該在媒體多亂象的現在,背負更多的社會責任,當一股清流,製造一塊淨土嗎?有點離題了,話說回來,廣告是拍給台灣人看的,有人就有文化,不同族群的人又有不同文化,不然同樣商品行銷全世界,何必在各地推出不同廣告呢?那麼,台灣的文化在哪裡?

在美國就學時,學校在每年三月會有一天的「國際日」,當天各地留學生無不絞盡腦汁,將家鄉的文化呈現在美國人面前,不管是美食或各種活動。我第一年參與時,正好「台灣同學會」剛與「中國同學會」分開,所以活動內容也必須有所區隔。正如大家所知,我們所熟悉的傳統文化,大多與大陸類似,卻又不如他們精通深入,而台灣本地的文化又有什麼?所以我們心虛的選擇了原住民的舞蹈。對原住民文化並不了解的我們,硬是惡補了一段我不知道正不正統的舞,穿上原住民服裝,再配上「高山青」的歌曲,就這樣完成了台灣文化的呈現。其實我對攤位上的童玩還比較有感覺。第二年,我們選擇的是舞獅表演,但我覺得攤位賣的珍珠奶茶更能代表台灣。台灣還有些什麼?歌仔戲?布袋戲?還有呢?

台灣有哈日哈韓族,你知不知道其他國家有哈台族呢?有個日本朋友,曾寫信告訴我東京正在流行台灣小吃,她可以不用特地跑到橫濱中華街喝珍珠奶茶了。不久後,她安排假期來台灣玩,我帶她去九份喝茶,到淡水吃燒烤,她還特別開心於路經天母金城武的母校。她去了陽明山,逛了士林夜市,還特地到台中住涵碧樓,對他們而言,到台灣還比在國內旅遊便宜。台灣觀光局曾在日本推出一支以渡邊滿理奈在平溪放天燈為主軸的廣告,徐若瑄也出書介紹過台灣景點,更何況還有金城武(與志村健)代言JAL推廣台灣旅遊。除了日本人,還有兩岸三地的香港呢!以前台灣人總愛去香港瞎拼,現在是香港人愛來台灣旅遊。詹宏志曾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24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局,是香港人所羨慕的,偶爾半夜的書店中,會聽到有人用廣東話在講電話。一次瀏覽網站尋找資料,竟意外發現香港某個網站將台灣列為蜜月的好選擇,看著那些繁體中文仔細的介紹我熟悉的事物,很奇怪的感覺,也有一絲的驕傲,他們也會來台灣拍婚紗照喔!說到婚紗照,台灣可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是在國外結婚的台灣人,也都會抽空回台灣拍照,這也是台灣的文化吧?

自從五年級這個名詞被發明後,復古風就一直持續延續著。最近電視台陸續播放二十年前的卡通,包括科學小飛俠、小英的故事、及小蜜蜂。而7-11零嘴「原味覺醒」的「懷舊隨堂考」被網友不斷流傳,更是蟬連「金手指網路獎」中的各種獎項。坊間越來越多台灣古早風味的餐廳,西門町的紅樓也從過去放映色情電影的地方,搖身一變成為文藝小劇場,活動舉辦場所,及假日茶館。也有書籍蒐集了一些過去的商品,專門討論過去「柑仔店」有哪些東西,這些家中不起眼的就東西,瞬間身價暴漲,若你念舊沒有把它們清理掉,恭喜你,那些可能都可以賣個好價錢。這些不也是台灣的文化嗎?這五十多年來台灣的演變,獨一無二,不可取代,不就是文化的一部份?

台灣文化產物似乎一直處在「入超」的狀態,進口國包括歐美及日韓,但其實我們也有少數引以為傲的外銷商品。雲門舞集沒看過也聽過吧!還有揚名國際的台灣電影,雖然本地人並不太捧場,但不少新銳導演也捧回許多各國電影獎,所幸現在有「光點台北」及「真善美藝術電影院」專門播放這類電影。而順利進軍商業電影殿堂-好萊塢的李安,更是台灣人的驕傲,先後導過中國及美國的電影,也受過紐約教育的洗禮,但他個人風格中仍不難看到台灣文化對他的影響。王文華你認識嗎?他寫的「蛋白質女孩」充滿台北色彩,卻在內地極受歡迎,還在上海拍攝成電視劇,甚至日本也正在翻譯中,本身就是行銷人的王文華,把自己經營的有聲有色。幾米你不會不知道了吧?說他是個插畫家或詩人,還不如說他是個品牌。剛看完從他作品「地下鐵」改編而成的音樂劇,姑且不論精采與否,畫冊轉成舞台劇,他應該是第一人吧!此次的劇團「創作社」,以往大多在小場地表演,這次狹幾米之光(也許還有知名演員的緣故),在國家劇院盛大演出,仍是座無虛席。香港也將他的「向左走,向右走」改編為電影,並由金城武與梁詠琪擔綱演出。他的繪本不但有簡體版,在美、法、德、韓、日、希臘都有翻譯本,音樂CD及周邊商品也甚多。這些都是台灣文化下的產品啊!

你知道民運人士王丹眼中的台北嗎?他覺得「少有一座城市像台北這般富有文化氣息……」你有看過文化局每月發行的文化快遞嗎?小小厚厚一本,內容十分豐富,你會不相信,小小的台北在一個月中有這麼多活動在進行著,誰說台北沒有文化?最近因為正值暑假吧,活動特別多,七月中剛結束的第四屆「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不但有國外樂團的表演,國內不少樂團也齊聚一堂,如果你錯過了,八月初在淡水漁人碼頭還有第三屆的「水岸爵士音樂節」,陪你度過浪漫的七夕。而愛吃麵的人有福了,今年的「台灣美食節」將自八月起一個半月推出以麵食為主的「台北打牙祭」;從97’年開始每年暑假都舉辦的「宜蘭國際童玩節」,今年雖然因SARS而活動有所改變,但多年來也已經是宜蘭的一大盛事了。每年元宵時,中正紀念堂的花燈展,也是不少人固定要參加的活動。雖然活動不代表文化,但各類活動是文化展現的一種方式,這些活動也正說明了台灣的包羅萬象,吸收接受了各方文化後,我們也在融會發展出自己獨有的內容及方式……

台灣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而台灣人努力工作後再努力玩樂。想當初在達拉斯,傍晚開車走在寬廣的路上,夕陽照得張不開眼睛,就開始懷念起台灣的遠山及高樓;諾大的德州湖泊不少,但卻沒有我們熟悉的海浪聲;半夜肚子餓卻無處可去,就開始懷念我們24小時的「好鄰居」;假期回台灣的期間,最常報到的地方,竟是各大KTV,為的是一解相思之苦。到了美國,才知道台灣的好,也才清楚認同自己的國家。那麼,文化到底是什麼?舉凡文字、音樂、藝術、戲劇、舞蹈、小吃,所有五官可以碰觸的,都能是文化,它不一定是傳統,傳統也不過是從零開始而持續進行的一個名詞。文化是有其影響力的,它可以讓世人更認識這塊土地,台灣的流行音樂在華人市場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的運動員也逐漸在美國嶄露頭角,台灣人是充滿活力的,千萬不要小看了自己。有時覺得台灣跟美國有些許類似,當初他們從英國踏上這片新大陸,帶來的文化經過兩百多年的演進,加上民族大鎔爐的洗禮,發展出不少屬於美國獨有的文化,尤其是在運動及音樂方面,雖然和英國說同樣的語言寫同樣的文字(其中口音不同,部分字拼法也有異),但已經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而台灣先後有日本、荷蘭、西班牙人的足跡,五十多年前政府播遷來台後,台灣也開始走自己的路了,而台灣人大方擁抱外來的資訊,也能因此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許多企業會不時支持一些藝文活動,或舉辦公益活動,藉以回饋社會,並提高其知名度或一般人對它的好感度,也可能由贊助活動來與商品作連結(BenQ推出爵士機結合此次的爵士音樂節),雖然其中不乏商業目的,但能讓這社會更多元,有何不可?本土化與國際化是一樣重要,一定是本身內容夠豐富了,才能讓外人看清楚自己,而且不會左右飄搖。本土化不是要操台語口音,看鄉土劇,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獨有的文化。但話說回來,這幾年民視與三立的陸續興起,閩南語劇受歡迎的程度勝於以前大紅大紫的武俠劇或瓊瑤古裝大戲,這是否代表台灣人認同的東西在轉變呢?廣告大師麥克魯漢說過「廣告是所有社會活動真實且完整的反映」,甚至成功的廣告會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份,那台灣文化何在?它就是生活,只要你張大眼,用心聽,隨時都在我們身邊。

(本篇文章撰寫時為回國後一年,原本刊登於當時任職的公司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jen0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